麻省理工大学与黑客的恩怨情仇

       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素以顶尖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而著名。麻省理工学院以其开放的校风、领先的计算机科学而被誉为是黑客精神的发源地。

  这所大学以默许的态度鼓励学生的恶作剧和探索行为,他们的学生为了各种各样或深奥或轻松的理由闯进教室、爬过通风管道、规避安保措施的事例数不胜数,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甚至被分门别类地展示在学校博物馆里,成为咖啡桌上的谈资。校方通过赞美这类的恶作剧来凸显学校的开放风气,告诉大家这里鼓励学生们追求各种各样富有创造力的项目,甚至是打破常规的项目。

  MIT校风开放的美誉早就扩散到校园之外。位于麻州大道上的MIT主建筑是巨大辉煌的7号楼,这栋楼的前门从来不上锁。当地的戏剧社团多年来一直在MIT空出的教室里排练。2010年,世界上随便哪个人都可以来到MIT,打开笔记本电脑,连上学校的无线网络,使用整整14天的免费网络,游客甚至可以免费接入校园的图书馆资源。

  MIT为何会学风如此开放,部分原因在于它并不是而且从来也不是一所大学,它只是一所“学院”。从1861年建校开始,MIT的宗旨就是培训工程师,以及将现有和新兴的科技转换为实际应用。它是一个应用思想与科技的中心,专注于实用的科技而不是哲学。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在1942年发表的重要文章《科学的规范结构》中,列举了被他视为“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基本原则,即科学家的荣誉准则,也可以说是在所有有声誉的实验室里,监管一切研究工作和行为的哲学准则,没有它们,便无法进行任何可靠的研究工作。这四条准则是: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组织化的怀疑精神。

  当学术研究的成果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推出和转让,为学校赚取了相当可观的授权费。当知识产权的售卖或租赁对一所大学的预算产生重要影响时,学术研究成果的专有化便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一个让人日益不安的问题。

 

  对于科学家而言,“免费得到科学成果是很有必要及有意义的”,罗伯特·金·默顿在1942年写道。在某种意义上,黑客精神的存在是一种批判,是对大学里的科研变得越来越实际、越来越迎合企业的需要的批判,是对从默顿所说的普遍性和公有性变为专有性的批判。但是黑客们渐渐离开了MIT,而学校的创新计算机中心也从人工智能实验室转移到了媒体实验室。

 

  不上锁的校园,爱搞恶作剧的学生,不加限制的计算机网络:这一切开放的姿态不过是做给公众看的,其原因也许是因为MIT过去的确有过这种风格,如今还有一丝残留,也可能是为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好让他们无法得出这所大学其实从未真正开放的结论。2002年,年仅14岁的斯沃茨到MIT做有关语义网的演讲。当时,校园里的无线网络不允许游客接入,所以斯沃茨必须找一台公共电脑终端来上网。不幸的是,他能够找到的唯一一台没有密码保护的终端机却被一扇上锁的门挡住了。“我开玩笑说能从通风管道爬过去,‘解放’那台终端,就像MIT过去的黑客一样,”斯沃茨在自己的博客上回忆道,“一位物理学教授听到我的话,说‘黑客?我们这儿从来没有什么黑客’!”

  亚伦·斯沃茨与MIT的渊源也颇深。他的父亲罗伯特·斯沃茨自2000年以来就长期在MIT媒体实验室担任顾问,为实验室提供专利方面的建议。斯沃茨发过不少博客讲述自己十几岁和再大一些后参观父亲媒体实验室办公室的经过。2004年,斯沃茨参与夏季创业者项目后,父亲甚至鼓励他整个夏天都住在MIT——他最后的确接受了这个建议。“‘你可以住在会议室里,’罗伯特·斯沃茨半开玩笑地建议,‘在大厅尽头有个淋浴室,每天早上都有咖啡。在被老板发现前大概能住一个月。’”

  尽管从未被MIT正式录取,可是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说,斯沃茨等于是这所大学的编外成员。MIT的官员后来回忆道,斯沃茨“一直是我们学校自由文化小组的成员,是MIT学生信息处理公告栏的常客,而且他总是积极参与我们每年一次的国际解谜大赛”。解谜大赛是一种解谜类的寻宝游戏,同时也是门萨俱乐部录取考试的一部分。这项每年一度的盛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许多都是不属于MIT的成年人。参赛团队将花上一个周末在MIT的校园四处跑动,解决一系列的谜题,有时候甚至会溜进他们理论上不应该进入的房间和校园里的某个角落。

  2011年1月6日,警察们将斯沃茨包围在一个停车场里,在车辆间穿梭追捕,最后抓住了他,铐上手铐带去了警局。其起因是斯沃茨在MIT下载了超过200万份JSTOR文献。如果数罪并罚,斯沃茨将面临最高达35年监禁和100万美元的罚款。

  早在2010年,斯沃茨便成了哈佛大学埃德蒙·萨夫拉伦理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作为萨夫拉研究中心的一名员工,斯沃茨可以通过哈佛的图书馆连接进入JSTOR的数据库。那么他为什么非要选择在MIT进行下载呢?要知道这所大学并没有正式接纳他成为其中一员。一个可能的理由是,计算机辅助的大批量下载行为违反了JSTOR的服务条款,因此斯沃茨更愿意保持匿名。很明显,就算斯沃茨没有触犯法律,他也违反了JSTOR的使用要求。

 

  MIT在一开始就一直对外保持沉默。学院不需要斯沃茨做任何赔偿,也没有兴趣寻求任何私了方案。MIT决意要保持中立,他们指出斯沃茨并不是MIT的员工,而且从他胆大包天的行为来看,对学校的计算机资源和学校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任何尊重之情,所以学校觉得没有任何理由插手干预。尽管罗伯特·斯沃茨多番恳求,他极力恳请学校看到“这个事件中人性化的一面”,但是MIT坚持立场,毫不动摇。

  2011年1月11日,亚伦·斯沃茨不堪压力自杀身亡。“亚伦不是自杀身亡,” 罗伯特·斯沃茨哑着嗓子说,“他是被政府杀害的,而MIT背叛了自己所有的基本信条。”

  亚伦·斯沃茨去世后的数个星期,乃至数月间,这成为最普遍的论点:政府迫使斯沃茨终结了生命,而MIT袖手旁观,任由这一切发生。自杀事件发生两天后,黑客们攻击了MIT的网站为斯沃茨报仇。连着好几个星期,学校官员们不断地收到大量怒气冲冲的谴责信。“名声再好也无济于事,因为你们的手上沾着一位天才的血,”有人写道,“你们的罪恶永远也洗刷不掉。”

  斯沃茨去世后不久,公众对于在整个事件当中保持沉默和保守的MIT的声讨声音逐渐高涨,最终MIT成立了一个独立委员会,对校方在斯沃茨事件中的表现进行调查。2013年年中,独立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可称之为免责声明的报告,断定MIT在斯沃茨案中并没有过分疏忽和冷漠的行为,并且指出,校方采取了负责任的做法,“尊重其与许可人之间达成的合同义务”以及“保持校园网络的完整性”。

  斯沃茨的陨落与其说是私人恩怨和阴谋论的产物,不如说是系统缺陷所导致的恶果。而且,有意思的是,也许就连斯沃茨本人也会觉得整件事很离奇。不完美的机构只能产生不完美的结果。错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系统被设置成了产生错误的模式。